“一户一田”为何好政策却难推广?与这3点因素有关!

来源: 农交网 2021-01-03 12:43:29
792次

很多农民对于“一户一田”政策的支持力度非常高,想尽快结束在多个小块地之间奔波的辛苦。可是,这一方便实用的政策,目前却只在少部分区域试点进行,那么“一户一田”为何好政策却难推广?与这3点因素有关!

1、客观因素对公平性的影响,是“一户一田”难推广的主因。

我们都知道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因此在土地的重新分配问题上,就必须以保证全体农民的公平性为基础。然而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公平性”很难得以保障。

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肥力、地块位置和生产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而离家近、土壤肥、灌溉设施齐全的土地,自然是土地分配中的“抢手货”。如果只是简单通过抓阄的方式,将土地进行随机分配,那么势必会引发农民之间的矛盾。

于是有专家提议,可以将土地按照属性进行分配,对于土地肥力而言,先平均分配肥力足的,再平均分配肥力弱的;对土地位置而言,先平均分配离家远的,再平均分配离家近的……

可如此一来,重新整合到一起的土地,还是会被重新打散,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碎片化”的问题。所以说,以上这些客观因素对土地分配公平性的影响,是“一户一田”难大范围推广的主因。

2、“一户一田”的作用,不应只局限于土地的“化零为整”。

除了需要解决土地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以外,如果将“一户一田”的作用,只局限于土地的“化零为整”,未免就有些过于浪费,毕竟在此政策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支持。因此,如何让“一户一田”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农民因此而提高收入,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通过“一户一田”对土地的整合,实现农业的计划式生产,确定不同地块的作物种类。比如,我们可以在土地肥力较好的区域,集中种植主粮作物;在离道路较近的区域,集中种植热销果蔬等,这样既能保障粮食供应,同时又方便果蔬等经济作物的外销,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那就是借机发展集体农业,以村集体为一个基本单位,村与村之间形成一个联合单位,形成一个农业产业群,实现较大规模的计划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集体种什么,这样就能保证足够的经济收入;共出土地,共享分红,这样就有利于共同致富。

3、“一户一田”不会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很多农民担心“一户一田”实施之后,会改变自己对土地的承包关系。其实,农民多虑了,虽然,“一户一田”将土地重新分配后,会收回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给农民颁发新的权属证明,但是,只要土地分配是没有明显的不公平举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就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承包合同,不会因为承包人的死亡及其他原因,而改变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承包关系。换句话说,即便农民的子女已经将户口搬离农村,依然可以在承包期限内,继续耕种父辈遗留的土地。

除此以外,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期限,在现有基础上再延续30年。而这对于因历史原因,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来说,几乎很难再申请到承包地。而“一户一田”在对农村土地进行整顿时,通过填坑、开垦等方式,势必会多出一部分土地,而无地农民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申请自己心心念念的土地。

上一篇: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方式有哪些?补偿多少钱?
下一篇: 2021年实施一户一田,这对农民有哪些好处?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