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有哪些问题?管理上可重点发力这5点

来源: 农交网 2021-01-03 04:27:13
629次

农村宅基地是近年来“三农”领域里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不仅是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和保护耕地红线的有力抓手,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农村宅基地确权有哪些问题?管理上可重点发力这5点。

1、“一户多宅”现象如何解决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基层政府对农民建房缺乏正确引导和管理,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建房处于无序状态,一些地方普遍出现了农民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建房、未经审批任意建房以及建新不拆旧等问题,农民住房乱占、多占现象严重。

2、农民建房用地需求怎么满足

宅基地审批的首要条件是用地建房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相关要求,然而目前承德市绝大多数村镇规划不够科学详细,建设布局零乱,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难衔接,甚至还有117个村尚未制定规划,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宅基地管理的需求,农民有用地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3、农经队伍力量亟需加强

当前,基层农经队伍力量愈加薄弱,部分乡镇农经站与农技推广、财政等站所合署办公,80%以上没有专职农经员且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加之大多数刚参加工作对政策把握还有所欠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定、力量不匹配、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十分突出。

4、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待推进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村民外出务工已成趋势,但由于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加之多年形成的保留“老宅”思想,宅基地和房屋闲置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农户在城里买房的同时,又在农村修建新房,进一步扩大宅基地占用面积,造成房屋闲置数量不断增加。农房的盘活利用必须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之上,承德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较低,也成为了制约农房盘活利用的主要因素。

5、违法处置周期长、难度大

针对未批先建、占地抢建等行为,即使相关部门在建房期间发现问题,也下达了停工通知书,但违法者如果继续建房,就会使事件进入较为漫长的立案查处过程,等查清事实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房屋往往已经建成,想要再去拆除难度相当大。宅基地涉及农户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甚至激化矛盾,地方政府在处置上往往比较慎重,采取的措施难以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导致宅基地违法用地现象越来越多,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上一篇: 2021年宅基地怎么有偿退出?来看看余江模式
下一篇: 2021年农村户口的分户条件是什么?利弊有哪些?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