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何称鬼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

来源: 农交网 2023-10-23 11:22:55
60536次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重阳节为何称鬼节?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

一、重阳节为何称鬼节?

虽然重阳节有与祭祖相关的习俗,但通常不被称为“鬼节”。鬼节通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也叫鬼节、鬼门关节,是专门用来祭祀和安抚鬼神和亡灵的节日。而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重阳节、重阳、重阳登高节,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长寿、健康,与祭祖和鬼神无直接关系。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寓意和庆祝方式,因此称重阳节为“鬼节”并不准确。

二、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重阳节,也称为重阳、重阳登高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晋书》中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以下是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1、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诗经》,其中记载了在这一天要登高祭祖、赏秋景。后来,重阳节成为了一个祈福长寿的节日。汉代时期,重阳节正式定为重阳节。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的生母是一个百岁老人,因此每年的九月初九被定为祭祖之日。这一风俗被传承至今。

2、风俗

登高赏秋: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到郊外、山顶或高楼层登高,以欣赏秋天的美景。

祭祖:重阳节是祭祖的日子,家庭会祭拜祖先,祈求祖灵庇佑后代平安幸福,延年益寿。

佩菊花:重阳节有佩戴菊花的风俗,因为九月九日的"九"谐音为“久”,意味着长寿。人们佩戴菊花来祈求长寿和吉祥。

赏菊花:赏菊花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前往花展、园林,赏菊花的美丽,尤其是不同品种的菊花。

喝重阳茶: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还会饮用重阳茶,这是一种特殊的菊花茶。

重阳节强调长寿、健康和家庭团聚,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节日。

上一篇: 山东一农村老年食堂一顿一块钱!老年助餐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下一篇: 2023吉林市促进房地产消费有哪些措施?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