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展“标准地”改革?

来源: 农交网 2024-03-15 10:21:29
586次

工业用地“标准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工业园区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建设,且在出让后按照约定接受监管的工业用地。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为什么开展“标准地”改革

一、为什么开展“标准地”改革?

首先,开展“标准地”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今年3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川办发〔2021〕11号)。按照“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的总体要求,对开展“标准地”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2021年7月2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眉府办发〔2021〕14号)。明确了改革目标:2021年,眉山天府新区、全市7个省级开发区启动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工作,各采用“标准地”供应工业项目用地不少于1宗;2022年,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宗数比例30%以上;2023年,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

其次,开展“标准地”改革是市政府推进协同改革先行区改革的重要抓手。2020年7月,市政府印发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眉山天府新区视高片区、青龙片区、空港经济片区纳入先行区实施范围。方案要求建立产业用地新机制,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通过“多规合一”“多评合一”等实现新突破。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将作为协同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有助于创新眉山经验。

第三,开展“标准地”改革是推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地”改革,将在国家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作为主干指标,解决工业项目评价体系中有“体量”没“质量”的问题,着力提升土地产出效益;通过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将适用承诺制的事项提前纳入土地供应公告,企业取得土地后,审批部门根据公示后的企业书面承诺即可作出审批决定,压缩审批周期,真正实现企业“拿地即可开工”;通过强化事后监管,落实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工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前端引入、轻后端监管”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开展“标准地”改革的原因介绍。

上一篇: 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程序详解
下一篇: 卫片执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024年土地卫片执法有哪些新要求?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