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盐潮再次上演!官方回应多地现抢盐潮

来源: 农交网 2023-08-25 10:56:25
878次

日本于8月24日下午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居民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部分商超生活食盐卖断货。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抢盐潮再次上演,官方回应多地现抢盐潮!

一、官方回应多地现抢盐潮

中国生产食用盐主要来自于内陆,专家:不建议过度囤盐。有人说,主要是因为担心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担心食用盐也被污染,所以想多囤一些。对此,有专家表示,中国消费者没有囤盐的必要。

首先,国内产盐量完全能够满足全国食用盐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原盐累计产量达到了5154.6万吨,2022年这一数字为4986.4万吨。而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化工和建筑,用于食用的食盐每年消耗量在700万吨左右,仅湖盐、井盐的产量就足够满足全国食用盐的需求。

其次,中国大部分食用盐来自于内陆,并不会受核污水的影响。中国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小青接受采访时便表示,中国生产食用盐,使用原料有海盐、井矿盐、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和17%,也就是说大部分食用盐来自于内陆,不会受到核污水的影响。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所以不建议国内民众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

还有人觉得,含碘盐可以防辐射,这也是谣言。早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时,就曾传出“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当时便有专家进行辟谣:碘元素确实可以防辐射,但是碘盐中的碘含量不多,只有少许碘元素,所以对防辐射起不了太大作用。过多地且盲目地食用碘盐,不仅防辐射方面起不到针对性作用,还有害身体健康。

二、食用盐保质期多久?

食用盐的保质期一般标注为3年,这是因为食品法规要求产品上标注一个相对合理的日期。然而,在正确的储存条件下,食用盐可以保持其质量和可食用性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超过标注的保质期。食用盐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到潮湿、阳光直射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食用盐存放一段时间后出现结块、变湿或者出现异味,这可能是因为储存条件不当,导致了湿气的侵入或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受影响的盐。

总之,食用盐虽然有保质期标注,但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它可以持续使用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遵循正确的储存建议,可以减少食用盐的浪费。

上一篇: 日本核废水,日料还能吃吗?
下一篇: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