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户的土地可以继承吗

来源: 农交网 2020-05-19 17:33:42
2838次

根据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户的成员一般是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那么2020年农村五保户土地政策是怎样的?可以继承吗?

目前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确权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规定,集体供养“五保户”的承包地应尊重“五保户”的意愿,确定是否进行确权登记颁证。集体不能强行收回“五保户”的承包地作为集体机动地。

因此,对于五保户的承包土地的处理上,各地区的具体政策是不一样的,具体要看五保户与村集体签订的“抚养协议”是怎样规定的。

另外,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第十一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的规定,而五保户由村集体供养,因此,其代耕的收益也应归村集体所有。

不过,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五保户的土地是不能继承的。农村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农民的宅基地,自留地等等,而且农村的土地是按照家庭承包制进行承包的,农村的五保户家庭人员去世后,其承包的土地没有共有人,所有他的土地归村集体组织所有。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户家庭人口全部消亡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主体——农户已不存在,应依法由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其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

不过,在遗产分配上,基本上遵循以下规定。

1、我国农村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即保吃、保住、保穿、保医治病轫保死后安葬)时,双方订有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

2、农村集体组织与五保户未订遗赠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要求继续的,按照遗嘱继续承或者法定继续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3、五保户没有续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的,如果其生前为农材集体组织的成员,遗产归集体组织的成员,则遗产归国家所有。

4、对五保户生前有过一定扶助的人,可以在遗产分配中给予适当的照顾。

上一篇: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这4大问题弄清了才能保护好自身权益!
下一篇: 宅基地补偿价格是多少?计算方法是什么?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