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市创新农村产权流转模式唤醒村级“沉睡”资产

来源: 滁州市政府网 2018-01-02 10:07:46
649次

安徽省滁州市整合现有市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机构人员,与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合作,引入业务操作系统和网络竞价系统,逐步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目前,天长市已完成与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合作,年底前完成全市系统建设。

三级联动优服务。成立市、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开设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窗口,市县乡分级配备23名专兼职服务工作人员,村级建立由村干部担任信息员的信息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均已挂牌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乡镇服务站30个。细化流程促规范。根据交易规模,建立分级交易标准,包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等8类交易品种,统一交易平台、信息发布、交易规则等,尊重农民流转交易主体地位,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对农村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合法权益。突出责任防风险。出台《滁州市农村产权交易规程(试行)》,强化交易平台及部门职责,加强监督检查。明确乡镇政府承担交易监管、标后履约职责,确保实现农村产权收益最大化和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1225日,滁州市公管局与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在滁共同签署滁州市农村产权电子交易平台框架协议。今年以来,已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50个,中标额1249.96万元,增值率17%

注: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滁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全市设2个区、管辖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133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3万人。

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滁州名胜首推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美誉的琅琊山,山中大片天然次生林保存完好,林壑幽美、溪流淙淙,密林之中掩映着建于唐代的琅琊寺和建于宋代的醉翁亭(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及姊妹亭“丰乐亭”;还有集“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于一体的“金陵锁钥”清流关。

上一篇: 河北沧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沧县被确定为试点县
下一篇: 山西潞城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红利初现
乡村振兴大潮催生的创业好项目!本地还剩1个名额,手慢无>>>>
banner
你可能感兴趣
一键获取 产权交易定制服务
申请试用
咨询了解
其他
填写产权交易定制需求,免费获取产权交易解决方案
精选农村产权交易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
农交网 解决方案 农商入驻 美丽新乡村 致富项目 地信网
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是土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解决方案提供商 湘ICP备14003170号 ©版权所有土流集团有限公司